「有趣」是對這本書的印象。
有點像是主耶穌的比喻要叫人想見卻不明白,除非是門徒。
我想「牧會」的經歷產生連結和共鳴,使得這本書對我而言是「有趣的」。
感覺的出來,畢牧師對世俗文化對牧者的衝擊,那一聲嘆息,我聽見了。
1牧師最重要的二件工作:敬拜禱告神、傳講聖經真理。
2情境是時空交會而成,蘊育牧師聖召的空間在蒙大拿的小木屋。
喜歡「聖徒團契接待的愛」。
接待受傷的人,而離開時留下「壁爐」。接下來,住來無家的人,渡過一個冬天,而離開時留下「籬笆」……。
喜歡這樣給時空接待的地方,大都巿很難。
所以,畢牧師學了團契之愛,而我學會「專業主義」,傷人害己。
所以,畢牧師學了團契之愛,而我學會「專業主義」,傷人害己。
3三年在神學院教授與教會中掙扎。
神向他顯明教會。
喜歡「放逐拔摩島上的約翰,用書信牧養七間教會」,事實上,是一周有一天有一小時「教會」是整齊的敬拜,其他時間,「牧師」必須面對「混亂」如同「約翰保護聖徒不被環境吞吃」,環境中有龍、有大淫婦、……(啟示錄)。
可以,理解為何人勸畢牧師去神學院是面對「整齊」,成為「牧師」如同在競技場。
但是,聖召如火燒。
但是,聖召如火燒。
牧師的妻子,不是,牧師的助手。而是「奇妙的定位」,不必向人交代,不必別人定義。
牧師的妻子,是一種聖召,神知她知。
第二章
母親
母親的宣教,詩歌及故事造就了他。
結語 儀式建立身份,故事成就人生價值觀。
母親
母親的宣教,詩歌及故事造就了他。
結語 儀式建立身份,故事成就人生價值觀。
第16章
今天想起這本書。
中間3~15章讀了,沒記就過去了。
16章寫的主題是「墓窖長老教會」
畢牧師開拓創立的第一間教會。
他先講了過程,然後,排除了「企業管理、資訊管理、牧場管理的種種指教」,因為一間地下小規模教會46人,好處是來指教有點偏遠。
他認為教會是一群人因信耶穌所經歷交織生活。
從「使徒行傳」是「教會」的故事的角度來表達他對「教會」的看法。「教會」的故事是一個一個人在此時、此刻的行動寫成的故事。
(※路加福音是耶穌的故事,而使徒行傳是初代教會的故事,對照平行來看,第一、二章,耶穌誕生對照教會誕生,童女聖靈感孕對照五旬節聖靈澆灌。)
有趣。
使徒行傳,我的牧師劃線在「聖靈」,而畢牧師劃線在「教會」,這改變了我的想法。
※大師解經不同。
大衛鮑森_神學、情境解經。
Bible project 文學架構解經。
朱牧師 關鍵字「聖靈」解經。
第17章
想休息了,不知不覺掉入畢牧師的文字裏。
談到「教牧諮商」,近年最流行,牧師的十字路口。
p158那時的我並不明白,我離捨棄那無意中註定、但終究領受的牧者聖召,只有幾步之遙。當時,全國各地的牧長紛紛捨棄自己的聖召,轉而投入諮商的懷抱。我原本也可能會步上他們的後塵。
……諮商精神……除了協助我深入認識困擾人們生活的情緒、心理和關係難題。(我亟需這方面的知識),最重要的是澄清我不是什麼:將人當成問題處理,基本上不是我的職責。我是一位牧師,召聚人們是要他們來敬拜神。……誰沒有問題呢?而我總是和他們同在,傾聽、理解和禱告。……要是我牧養的信徒,遇到影響他們職責問題,情緒上影響到婚姻和工作。二年的諮商學習,讓我有人脈有知識,知道該轉介給誰。……諮商,這並不是我的工作,至少不是我主要工作,不是我蒙召投入的工作。
p159週二除了幫助我在社區中,成為更好的好撒瑪利亞人(這是美事)………也讓我認識到,我幫助會眾的方式,「可以讓他們無須認識神,或是自己神兒女的身分,卻依舊可以心滿意足。」~這就不好了!
(end )
妳希望我為你作什麼嗎?有的。請你教我禱告。
我是一位牧師。
18不讓別人的事工,定義「我們」(牧師)的事工。
這章講的精彩。
牧師1到6的生活,沒人懂。
在與會眾溝通不良的情況下,就有了「可惡的教會」。
如何在1-6牧養牧師的身分呢?向猶太拉比學習。
拉比的牧養靈修,在五大節期,其有對應的聖經卷,讓神的話語保守牧師職份。
堅持不向精神科學、心理學靠攏,不走企業領導管理的路。
而是以聖經、禱告、安慰、造就、勸勉……來過1-6日。
厲害的。
第二十七章 建堂中的 比撒列
文學家也是個藝術家。
教會建堂的設計師名叫西蒙,畢牧師叫他比撒列。
摩西建造會幕,神為他選了比撒列和亞何利亞伯作為會幕的工匠。
我從來沒有想到,會幕中美麗的工藝是神的智慧的靈給比撒列,而比撒列是執行者,他親手作了"約櫃"。
約櫃上左右有基路伯天使,而中間是施恩座,事實上沒有座,那個空間什麼都沒有,是空的。
為什麼呢?畢牧師解釋,原來當上帝向摩西顯現時,摩西問上帝祂是誰?聖經翻譯成"我是自有永有的神"有些版本翻成"雅威",事實上,就希伯來文來看這是二個動詞,意思是"我在這裏""我顯現"。所以,這樣看來,上帝並沒有告訢摩西祂的名字,但是,告訴摩西,我在這裏我顯現。而摩西也告訴了比撒列,比撒列 所設計約櫃上的施恩座是一個空間,上帝顯現臨到的空間。
所以,在教會設計,畢牧師與他的比撒列溝通,會堂中間,只有三個傢俱,一是洗禮台,一是聖餐台,一是講台。
會眾座位有四區,前排二區是面對面的,後二區是面對講台。
講台的背面是個巨大的十字架。
當神的講台傳講神的聖言,而會眾的回應,敬拜和讚美,感謝。
"空間"中有美妙的事。
*在前幾章,畢牧師有提到,還是五聖卷那一本書有提到,會堂,這個字,很簡單,指的是聚集在一起。
我對這個建堂有感,因為父母在長老會聚會,長老會的會堂就是這樣呈現,現在我知道這個設計的原因了。
第二十八章
畢牧師談到他的太太。而他用殷勤接待,來形容她的太太,書的背面有他們的照面,畢牧師很愛太太。
有幾句話,我很感動。
太太在美國日益冷濙怠慢的文化中。
他成為他人的鄰居和朋友。
面對會友的期待,她明確的表明,她不是助理牧師。
面對女性的期待,或是需要建議。她不猶豫的,她明白的表示,我們何不就成為信仰的朋友,在信仰上,學習和分享,就是信仰的朋友。
在家庭營會中,她的分享,只有一件事,就是讓家人每天一起吃晚飯。畢牧師提到家人在晚餐交談分享,師母作了最好的殷勤款待的示範。
結語 牧師引用了好朋友的話,對於畢牧師就是一位牧師,對於畢師母是最棒的師母。
我想畢師母,作了很清楚的決定,她照顧家庭為優先,她為他人的鄰居好友,她不是助理牧師,她是會友信仰上的朋友。
清楚簡單,殷勤款待。一杯茶一杯咖啡一份食物一個信仰的朋友一個好鄰居。
第二十九章 感謝與惡地
感謝主,畢牧師開拓三年,人數到二百人,三年也完成建堂。
三年過後,目標完成,會眾開始發散進入停滯期。六年。
這六年,前二年,牧師找了一位牧師陪伴他。之後,他因著這位牧師開始喜歡沉思,從這位牧師離開,他就沒有再找牧師成為他的牧師。
*神學家巴特,被稱為"牧者神學家"。
第三十四章 五旬宗與長老會。
畢牧師發現,五旬宗的牧師不多。
,*最近大量看五旬宗的書,發現五旬宗的牧養書不多,很奇妙的是,大多談的是組織法(小組教會 )或是說牧養是個藝術不乏,大量談論領導和管理,心理學。不過,找的大多是靈恩佈道會,或是先知,或是教師,但不多是解經,大多是談聖靈恩賜事奉。
長老會,讓他透過長老會連結過去的教會歷史與傳統。
因為五旬宗的時間觀一直是現在進行式。
二種加起來,時間軸就完整了。哈哈,我個人的看法啦,其實要連也是要下工夫。
(待續)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