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信息|自由的根基:改變的層次 周巽正牧師2013

 我們需要明白自由的定義。很多人渴望得著自由,因為他們生命當中有痛苦。聖經裡的自由定義不是「你的生命當中沒有什麼,你就得自由;而是你生命當中擁有什麼,或擁有誰,就得自由。」如同哥林多後書3:17所說:「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哪裡,哪裡就得以自由。」

因此當我們進入自由的主題時,不會很具體談到任何可能的掙扎,不論是罪的轄制,或者是一些誘惑和癮頭。越是定睛於那些纏累生命的罪或轄制,它就越主導你的人生。當我們把焦點放在正確的東西上,排對優先次序時,你會發現綑綁、攪擾、纏擾的事物,自然會從生命當中脫落。

自由,不是我們更努力、更認真就可以得到。自由是一個新的生命-「當我們走在自由裡,要經歷真實的改變。」

我們認為基督徒,要讀經、禱告、靈修,也要參加崇拜和小組、委身在教會、傳福音和服事,因為跟神交通是每一個基督徒必要的義務,可是我們似乎都靠意志力和努力履行基督徒的好行為。

走路或跑步時,我們總能夠輕鬆地隨自己意思停下。意志力能夠使我們改變自己的行為。然而,當我們嘗試在騎腳踏車、摩托車甚至是開車時用腳剎車,那就有點麻煩,因為腳並不是用來剎車的正確工具。

當我們講到自由的時候,需要知道一件事情:如果我們使用錯誤的工具嘗試達到最終的目的,可能到最後連腳都沒有了。自由,不是我們更努力、更認真就可以得到。自由是一個新的生命-「當我們走在自由裡,要經歷真實的改變。」

我們將循序探討五種層次的改變。通常我們想像的是階梯式層次-突破某一層次後,進到下一個層次裡。然而,這五種層次有一種特性,當你先改變上面的層次時,下面的層次自然就能改善。天國就像是訓練小Baby不再穿尿布,讓孩子自己上廁所。換尿布的過程中,有一天孩子會開始進到廁所裡如廁,經歷過這個層次的改變,孩子將進入另一層次的改變。

第一個層次也是最低的層次-環境

喜樂和自由不是來自身處的環境。因此,通常環境的改變,並不會帶給你真的自由。

我們總有一個迷思:如果可以改變外在環境,就可以真正的自由,Everything will be all right。然而,我們不知道的是,真正的問題不在環境。一旦環境改變,自己卻沒變,同樣的問題將在新環境重蹈覆轍。聖經中,為數不少的人所處的環境是最不自由的。例如當保羅在監牢裡,他說:「你們要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對他而言,喜樂和自由不是來自身處的環境。因此,通常環境的改變,並不會帶給你真的自由。

第二個層次-行為

仇敵的控告和定罪成為攻擊神百姓最主要的工具。當仇敵將標籤貼在人身上,人的行為開始影響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之後便覺得自己是一個很糟糕的人。

我們嘗試改變自己的行為,是因為覺得某種行為或習慣使生命受損或受轄制。我們大部分透過意志力改變自己,過了不久便發現意志力其實很有限。才剛在元旦立下的新年新希望和目標,通常在農曆過年時,就進到絕望中,只好等到明年再立下一成不變的新目標。

行為、思想和感覺是互相牽制的。當一個人讓拒絕感在他心中發芽時,拒絕感會讓自己認為別人是拒絕自己,同時那個人也會做出一些行為讓其他人拒絕自己,感覺就如同標籤影響一個人的思想。仇敵的控告和定罪成為攻擊神百姓最主要的工具。當仇敵將標籤貼在人身上,人的行為開始影響思想和情感,之後便覺得自己是一個很糟糕的人。

心理學的角度認為:「行為的問題,透過思想的改變就可以解決。」然而,要透過說服自己的思想來改變有問題的行為是不太可能的,通常可以帶來的改變也都不是自己最想要的。行為改變,並沒有解決真正的核心問題。

第三個層次-能力

能力其實是生命當中一個關乎自己能力的認知,告訴自己可以和不能做的事情。這不是一個真實的能力,而是自己認知所告訴自己的。

能力好比冷氣機中的恆溫器。恆溫器負責控制房間的溫度。能力其實是生命當中一個關乎自己能力的認知,告訴自己極限的所在。這不是一個真實的能力,而是一種自我認知。當人們想要改變時,裡面有一個恆溫器已經設定好自己可以做的改變,即使渴望改變的事物很多,認知總會否定自己。

有減重過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透過運動或者飲食控制,通常減重的前面幾公斤都非常的容易。但是從十公斤開始的每一公斤會變得非常的困難。身體裡也有一個恆溫器,假若改變跟大腦認知的能力是不協調的,它就好像橡皮筋,感受到的壓力也愈多,在你一不知覺的狀況,啵!它便反彈回來。改變的過程會感受到壓力,這個壓力常讓人像橡皮筋一樣彈反彈,甚至彈到比先前更糟糕的光景。

第四個層次-信念

在成長過程背景當中,有兩個信念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個核心信念是我們對神的看法,另一個是,知道自己是誰。

信念跟思想不同,思想是一個意念(idea)。信念是一個潛意識(subconscious),是核心信念(core belief)。核心信念是人內心深處認為的真理,由自己的主觀經歷造成。如果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親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你可能對交往、關係、將來的婚姻、或是家庭有一種主觀的信念。

當我們講到改變、自由的時候,有兩個信念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個核心信念是我們對神的看法,很多弟兄姊妹對神的良善和屬性,都只是一種「想法」。一個禱告沒有蒙應允,就可以忘記神一切的恩惠,無法感受神的同在。仇敵魔鬼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扭曲神在我們心中核心信念的形象。很多的基督徒知道神愛世人,知道神愛他,可是他的核心信念是:「我所要的神都不給我,我所不要的神偏偏加在我身上。」他對神形象的核心信念建構在扭曲的錯誤形象上。保羅在監牢裡時,深信神的愛沒有離開過,他在監牢可以跟西拉一起唱詩讚美神,因為他的堅信和信念在當下只見到神的愛。

另一個我們需要擁有的認知,是對自己身份的信念。仇敵一旦扭曲神在人心中的形象,人就不能接受神創造人的價值,也沒辦法從造物主那裏了解自我價值,只能從周圍的人事物和環境定位自己的價值。

當我高中的時候,美國流行一種玩具娃娃叫做Beanie Baby。那種娃娃在店裡面的售價差不多是台幣一百五到兩百元。工廠裡的工人,說成本是台幣十到十五元。有些人到網路上轉手賣一隻台幣四千五百元,甚至於有人在網路上願意付三萬元台幣買這種娃娃。

請問Beanie Baby的價值是多少?更重要的是,你問的對象會決定它的價值。

相似的問題,人的價值呢?對科學家而言,生命只不過由元子組成;對社會學家,生命由各種學經歷的過程會有一定的價值;如果詢問那位創造人的神,祂會告訴你,人是無價之寶,是祂精心設計與創造的珍藏品,為了要贖回人類的生命,祂不是花了巨額買回,而是藉著耶穌基督的寶血。

我們常求問神未來的方向:是不是應該換工作?換服事?其實我們在問的是行為。但神時常沒有回答我們的問題,祂總是告訴我們「你是我所愛的。」,這是我們的身份。當你對神有正確的認識,才能知道自己是誰,也才能決定自己的能力,以至影響環境跟周遭的人際關係。

第五個層次-身份

當耶穌在人的生命裡,祂改變人的性情和身份。你的身份會決定你是誰。

有一種改變是身份轉換,擁有一個新的身份。這個改變是從我們接受耶穌成為生命的救主開始。對基督徒來講,最熟悉的一個議題,應該是罪的問題。如果人對罪有一個錯誤的定義,那麼所得著的恩典是不完全的。罪不只是行為,罪是與神隔絕、失喪。面對貧瘠光景,人們開始尋找讓自己感覺活過來的事物,使生活不再索然無味,過程中產生的罪行,不過是外在結出的果子,因此死亡成為我們的身份。

當耶穌在人的生命裡,祂改變人的性情和身份。當我們重生得救時,就擁有一個新的身分。全新的身分,不代表不會經歷過去的誘惑、試探,但那些誘惑、試探只是患肢症候群。它在吸引人過去的罪性,使人認為自己仍有犯罪的傾向和慾望。事實上慾望和傾向已不復存,因為在基督徒裡面的是神的性情,需要的只是更多時間來重整,透過讀經、禱告與敬拜,大腦重新修整思想、整理核心信念。

當你開始認同新身分後,就可以進入新的信念,發現信念開始影響自己的能力,因此我們能像保羅一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行為開始跟著自己的能力改變,而當行為開始改變的時候,並不是刻意,而是活出上帝所創造的自己,改變不再只是靠著意志力硬撐,此時你就進入真正的自由!

【本文出自AsiaforJESUS 亞洲青年誌第17期P.39-41】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Bible project 推薦在線工具

在線學習聖經 BlueLetterBible.org Net.Bible.org ADDITIONAL RESOURCES Online study Bibles –  Check out BlueLetterBible.org or Net.Bible.org. They both take some time to get used to, but they have incredible free tools for your studies. The Bible Project’s Read Scripture Bible Reading Plan – Download the app (called Read Scripture, developed by Crazy Love Ministries) or a printable PDF (https://s3-us-west-2.amazonaws.com/tbpweb/media/Study%20Notes/ rsreadingplan2017.pdf).  最佳學習聖經評論 Best Commentaries –  This site rounds up trustworthy reviews of Bible commentaries and other helpful study books. If you’re interested in doing an in-depth study of a particular book, consult this site to find the most helpful commentaries for your purposes. It also designates if a commentary is more technical (requiring knowledge of the original languages), pastoral, or devotional. Depending on your background and goals, this is extremely helpful information. (http://bestcommentarie...

速習書 創世記的家譜 / 朴潤植牧師

 主要談聖經創世記中"亞當"到"亞伯拉罕"之間的家譜。 從救贖歷史的角度分析。 書目錄 書評 推薦詞 序言   第1章:你當思念歷代之年 I、你當追想上古之日 II、你當思念歷代之年 III、問你的父親,他必指示你;問你的長者,他必告訴你。   第2章:神救贖的經綸和創世記的家譜 I、神的救贖經綸  1、救贖史乃為神的經綸  2、救贖史的內容和範圍  3、救贖史的最高峰—基督 II、神的救贖史與家譜  1、家譜在救贖史的意義  2、家譜的形式和進程 III、創世記的家譜  1、創世記的分類  2、創世記中的十段家譜  3、謝培爾 托列督(家譜書)  4、創世記家譜的研究方向 IV、創世記家譜的年代  1、聖經無誤的觀點  2、創世記5章和11章家譜的年代  3、計算年代的基準點   第3章: 該隱 譜系的家譜 I、該隱的後裔 該隱 以諾 以拿 米戶雅利 瑪土撒拉 拉麥 II、屬 該隱 的罪惡的後裔   第4章: 賽特 譜系的家譜 .幫助理解1:眾族長的年代表 .幫助理解2:20代族長的歷代年代概要 I、亞當到挪亞的家譜 亞當 賽特 以挪士 該南 瑪勒列 雅列 以諾 瑪土撒拉 拉麥 挪亞 .幫助理解3: 挪亞 建造方舟的時間 .幫助理解4:創世記6:3紀錄的120年的含義 II、閃到亞伯拉罕的家譜 閃 亞法撒 沙拉 希伯 法勒 拉吳 西鹿 拿鶴 他拉 亞伯拉罕    .幫助理解5:怎樣理解 該南 ?   第5章:救贖史的新篇章 I、 該隱 譜系和 賽特 譜系的區別 II、分離之工 III、從救贖史的角度看亞伯拉罕   結論

閱讀心得 隱喻領導力

  ‘隱喻”是溝通角色的高級應用。     平舖直述,雖清楚明白,但"弦外之音”強烈,不慎會傷人的面子。     隱喻,     想學著用,但有幾點感覺 。     1.量大學習要"分類", 大腦才裝的起來 。   2.語言的東西,須完全瞭解語意,原意,遇到情境當下才會用。   3.弦外之音要小心,其他人誤會是嘲諷。   4.訓練自己" 言簡意該”( 言辭簡單而意思完備) 。     言簡意該     形容- 言辭簡單而意思完備。     此處所列為「 言簡意賅 」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言簡意賅」原作「詞簡意備」,見於宋.張載《張子全書.卷六.義理》。張載,宋代著名的理學家,服膺《易》、《禮》、《中庸》、孔孟之學,世稱橫渠先生。《張子全書》是集結其所有著作的總稱。其〈義理〉一篇中說明:人只要清楚明白心中所要堅守的正道,就不會被典籍載記所迷惑,即使孔孟的言論有紛雜錯亂的地方,也可以很清楚的掌握其意旨,不必經過太多思索就能改動紛錯的言辭,並刪除冗雜的文字,使得文辭變得簡潔扼要而意思卻很完備。後來「言簡意賅」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詞簡意備」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言辭簡單而意思完備。     聖經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