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是對這本書的印象。 有點像是主耶穌的比喻要叫人想見卻不明白,除非是門徒。 我想「牧會」的經歷產生連結和共鳴,使得這本書對我而言是「有趣的」。 感覺的出來,畢牧師對世俗文化對牧者的衝擊,那一聲嘆息,我聽見了。 1牧師最重要的二件工作:敬拜禱告神、傳講聖經真理。 2情境是時空交會而成,蘊育牧師聖召的空間在蒙大拿的小木屋。 喜歡「聖徒團契接待的愛」。 接待受傷的人,而離開時留下「壁爐」。接下來,住來無家的人,渡過一個冬天,而離開時留下「籬笆」……。 喜歡這樣給時空接待的地方,大都巿很難。 所以,畢牧師學了團契之愛,而我學會「專業主義」,傷人害己。 3三年在神學院教授與教會中掙扎。 神向他顯明教會。 喜歡「放逐拔摩島上的約翰,用書信牧養七間教會」,事實上,是一周有一天有一小時「教會」是整齊的敬拜,其他時間,「牧師」必須面對「混亂」如同「約翰保護聖徒不被環境吞吃」,環境中有龍、有大淫婦、……(啟示錄)。 可以,理解為何人勸畢牧師去神學院是面對「整齊」,成為「牧師」如同在競技場。 但是,聖召如火燒。 牧師的妻子,不是,牧師的助手。而是「奇妙的定位」,不必向人交代,不必別人定義。 牧師的妻子,是一種聖召,神知她知。 第二章 母親 母親的宣教,詩歌及故事造就了他。 結語 儀式建立身份,故事成就人生價值觀。 第16章 今天想起這本書。 中間3~15章讀了,沒記就過去了。 16章寫的主題是「墓窖長老教會」 畢牧師開拓創立的第一間教會。 他先講了過程,然後,排除了「企業管理、資訊管理、牧場管理的種種指教」,因為一間地下小規模教會46人,好處是來指教有點偏遠。 他認為教會是一群人因信耶穌所經歷交織生活。 從「使徒行傳」是「教會」的故事的角度來表達他對「教會」的看法。「教會」的故事是一個一個人在此時、此刻的行動寫成的故事。 (※路加福音是耶穌的故事,而使徒行傳是初代教會的故事,對照平行來看,第一、二章,耶穌誕生對照教會誕生,童女聖靈感孕對照五旬節聖靈澆灌。) 有趣。 使徒行傳,我的牧師劃線在「聖靈」,而畢牧師劃線在「教會」,這改變了我的想法。 ※大師解經不同。 大衛鮑森_神學、情境解經。 Bible project 文學架構解經。 朱牧師 關鍵字「聖靈」解經。 第17章 想休息了,不知不覺掉入畢牧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