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書心得 畢德生 牧養的藝術

這是畢德生牧會二十六年的時候寫的。

p17畢牧師認為--我的職責並不是解決人們的問題,或使他們快樂起來;
而是要幫助他們看到恩典正運行在他們生活當中。
這並不容易,因為我們整個文化是與之背道而馳的——
人們會說:如果你夠聰明,加上正確的幫助,就沒有什麼問題解決不了。
(eunice認為這是用理性推理來思考,事實上,解決問題還需要藝術感)

但事實是,聖經中雖然沒有太多快樂的人,
卻有一群在生活中經歷喜樂、平安和基督受苦意義的人。

屬靈操練的意義就是:認識我們的處境。
生活中所面臨的情況,並覺察到神的恩典,而能夠說:
神與我同在的方式並非透過改變或擺脫我的配偶、孩子,
而是透過改變我,並在我生命中作一件或許沒有經過這樣的折磨和痛苦就不可能經驗到的事。

身為牧師,我所要作的,就是在一個神未被提及的情況下,在一個人們未察覺衪存在的地方,提到"神"的名字。"喜樂"正是人聽到神的名字並感受到祂同在時,所帶出的能力。他們會因為明白神正在作的事而興奮,即便是件很小的事,但對當時的情況來說卻是再適時、合宜不過的了。

恩典的創作有可能產生於日常生活中,如赦免罪人、幫助受傷者、擔負起個人的責任等,這些創作是不斷產生的。街道、田野、住家和巿場都是美術館,所陳列的不是文化,而是在基督裡的全新創作。(摘自行進之光)

屬靈與團體

我們隸屬於教會,這是我們信仰基督的必然結果。我們不可以只是一個基督徒,卻和教會沒有關係;正如我們不可以是一個人卻不在家庭中一樣。她(教會這個團體)是救恩結構的一部分。(摘自向著標竿順服到底)
美國人把次序弄顛倒了。在基督教漫長的屬靈歷史中,團體禱告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個人的禱告。

<感覺對禱告的殺傷力>在團體中禱告的事,就是在聚會中禱告時,我的感覺不再受到注意。當我參加聚會時,沒有人會問:你今天好嗎?有什麼需要禱告的事?
因此在聚會中我漸漸學習到,原來禱告不是受制於自己的感覺,也不是透過感覺來印證的。當我開始用感覺來衡量禱告,想到為了要禱告,我必須有某種感覺、某種靈裡的專心、平安或是痛苦時,其實這對禱告是最具殺傷力的。

屬靈與顛覆

禱告是一種顛覆行為。...第一個要發展起來的是,在自己裡面存著顛覆的精神。顛覆者是一個帶著文化色彩的人,沒有人看不到他。若他失去了文化色彩,也就失去了效用。
顛覆者安靜、隱藏而有耐心地工作著,他已委身於文化的得勝者基督,也願意去作那些細微瑣事。沒有哪個顛覆者作過哪件大事,他總是帶著秘密的訊息,在被文化下最後定論之處,種下懷疑。...顛覆者並不是要在血氣上打勝仗,他們只作一件事,就是預備地土,一點一滴地改變,使人心漸漸朝向信與望,等候基督的顯現



前言
提到美國近六十年來文化的發展,對於基督教信仰的看法大有轉變,對牧師一詞,也有不同的定義,甚至限縮至週末的,或是宗教的人士被取笑的位置。
畢德生牧師,面對別人問他最喜歡的稱呼是什麼?他說是牧師。
他認為許多牧者,妥協了接受"美國文化"對牧者的定義,以致牧師變得無害。無害,背後的意義是什麼?失去力量和作用。
我覺得畢牧師很有意思,他沒有明講,其實這是 牧師對自己從神所受的呼召,還沒有摸清楚,事實上,因為同時也看了畢牧師的回憶錄,發現畢牧師花了好幾年才漸漸清楚,如張茂松牧師在退休之際,見證神的帶領是在個人模模糊糊的狀態,卻是走向清清楚楚的未來。
畢牧師他原本要作讀博士班,作教授,卻是和太太領受了牧會的呼召,就開始牧會,從開拓教會開始,他經歷了心理學家的邀請,有二年學習心理學,二年後,他醒了,他是牧師。心理學或是社會工作,以牧師的角色是轉介,至少他說這二年讓他學習作一個好撒瑪利亞人,接下來,他開一群牧師開始研究如何牧養,而神奇妙的帶領一位猶太拉比來分享,拉比如何在猶太亡國數千年之際,以色列群體仍持續保有信仰,拉比是如何牧養的---應用五聖卷。
畢牧師在牧養二十六年後,他說他堅持牧師就該作好牧師。而這本書正在討論,牧師。
第一章 很妙
一開始就說,牧師如果接受文化對牧師一詞的定義,牧師就變的無害。
第三章
牧師要作的三項主要工作
禱告、傳道、傾聽。
避免的二種態度
虛榮:為了名望。
天真:不知自身何處。
第四章
畢德生最愛的牧師:使徒約翰。
使徒約翰,如何牧養七間教會。
身處屬靈(啟示錄)與屬世(羅馬帝國)之間。
他用「末日啟示」和「禱告」面對這之間。

第十章閒話家常的藝術

「主啊!我何等討厭重大議題。」(CS.W)魯益斯
(提醒免於自大的講論,集中重大議題)

西乃山(講台)「巧妙的雷聲」(愛默生)
牧會的語言,著重於平原(平日)生活,閒話家常的藝術。

第十一章 在新的層面生病

文化在現今有了變化。
文化不再是傳承,而是由青少年文化,由下往上影響成人。

成人的文化,現今可見二個層面的青少年問題。

一是無力感。

青少年面對自身快速成長的時期,是深具無法掌握的「無力感」。
成人面對外在環境快速的變化,也深具「無力感」。

二是沒有歴史觀。

青少年沒有歴史,只有童年。沒有歴史、傳統,隨之而來的是無先人的智慧,也不重覆先人的智慧。
成人也是沒有歴史感,只有現在,隨處可見的簡短、快速的觀點,流行一個又一個。

可悲又可惜。

解決之道,學以西結。

以色列人被據、聖殿被毀,這些人來向先知尋求神的話,以西結向這些人傳講聖靈新鮮的話語,而且,給予他們新的願景(新耶路撒冷聖城)。
原本這樣的聚會是保存過去的歴史,而因著聖靈連結了聖殿傳統,給予的是新的耶城。
讓以色列人活在神面前,也活在巴比倫人中間。
醫治了失落感和歴史感。

第十二章

牧師看見真實週遭的斷崖殘壁,如何堅持下去……。

謝謝畢牧把牧師未見之事寫出來,以面對所見之事。

第十三章 曠野與安息年。

壓力,如同長期在海中一公尺下的潛水艇。
沒人看見,不知不覺,無人認同。
但確實有壓力。

23年的牧會,僵化的關係,神經質的依賴……。

本書,在一個小故事結論。

安息年返回,一日因醫院探訪遲5分鐘,會友全先出發,獨立了成熟了,又是一種心境。

善終

美國文化中有「拒絕死亡」的概念。

不當「自我」的牧師,自以為是的「大聲疾呼」。引人注目到以注目為目標。

基督才是焦點,放下牧者自我為是的「大聲疾呼」以及「陳腔濫調」。

牧會28年教會5百多人,以及沒牧者的社區朋友,有一千人。離開沒有想象中困難。

神預備道路。

(結束)

書中提到我們一生中會學到的三種語言:親密的語言、資訊的語言和動機的語言(或是控制和操控的語言)。

我們學會的第一種語言是親密的語言,就是從母親對我們說的兒語。
第二種語言,是到學校上學,學習到資訊的語言。這對我們學習很重要。

第三種語言是動機的語言,是我們進入職場工作,作為控制或是操控的語言。

等我們長大回到家庭,我們常忘了第一種親密的語言,把職場工作的語言(控制和操控的語言),帶回家,弄的關係不好。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Bible project 推薦在線工具

在線學習聖經 BlueLetterBible.org Net.Bible.org ADDITIONAL RESOURCES Online study Bibles –  Check out BlueLetterBible.org or Net.Bible.org. They both take some time to get used to, but they have incredible free tools for your studies. The Bible Project’s Read Scripture Bible Reading Plan – Download the app (called Read Scripture, developed by Crazy Love Ministries) or a printable PDF (https://s3-us-west-2.amazonaws.com/tbpweb/media/Study%20Notes/ rsreadingplan2017.pdf).  最佳學習聖經評論 Best Commentaries –  This site rounds up trustworthy reviews of Bible commentaries and other helpful study books. If you’re interested in doing an in-depth study of a particular book, consult this site to find the most helpful commentaries for your purposes. It also designates if a commentary is more technical (requiring knowledge of the original languages), pastoral, or devotional. Depending on your background and goals, this is extremely helpful information. (http://bestcommentarie...

速習書 創世記的家譜 / 朴潤植牧師

 主要談聖經創世記中"亞當"到"亞伯拉罕"之間的家譜。 從救贖歷史的角度分析。 書目錄 書評 推薦詞 序言   第1章:你當思念歷代之年 I、你當追想上古之日 II、你當思念歷代之年 III、問你的父親,他必指示你;問你的長者,他必告訴你。   第2章:神救贖的經綸和創世記的家譜 I、神的救贖經綸  1、救贖史乃為神的經綸  2、救贖史的內容和範圍  3、救贖史的最高峰—基督 II、神的救贖史與家譜  1、家譜在救贖史的意義  2、家譜的形式和進程 III、創世記的家譜  1、創世記的分類  2、創世記中的十段家譜  3、謝培爾 托列督(家譜書)  4、創世記家譜的研究方向 IV、創世記家譜的年代  1、聖經無誤的觀點  2、創世記5章和11章家譜的年代  3、計算年代的基準點   第3章: 該隱 譜系的家譜 I、該隱的後裔 該隱 以諾 以拿 米戶雅利 瑪土撒拉 拉麥 II、屬 該隱 的罪惡的後裔   第4章: 賽特 譜系的家譜 .幫助理解1:眾族長的年代表 .幫助理解2:20代族長的歷代年代概要 I、亞當到挪亞的家譜 亞當 賽特 以挪士 該南 瑪勒列 雅列 以諾 瑪土撒拉 拉麥 挪亞 .幫助理解3: 挪亞 建造方舟的時間 .幫助理解4:創世記6:3紀錄的120年的含義 II、閃到亞伯拉罕的家譜 閃 亞法撒 沙拉 希伯 法勒 拉吳 西鹿 拿鶴 他拉 亞伯拉罕    .幫助理解5:怎樣理解 該南 ?   第5章:救贖史的新篇章 I、 該隱 譜系和 賽特 譜系的區別 II、分離之工 III、從救贖史的角度看亞伯拉罕   結論

閱讀心得 隱喻領導力

  ‘隱喻”是溝通角色的高級應用。     平舖直述,雖清楚明白,但"弦外之音”強烈,不慎會傷人的面子。     隱喻,     想學著用,但有幾點感覺 。     1.量大學習要"分類", 大腦才裝的起來 。   2.語言的東西,須完全瞭解語意,原意,遇到情境當下才會用。   3.弦外之音要小心,其他人誤會是嘲諷。   4.訓練自己" 言簡意該”( 言辭簡單而意思完備) 。     言簡意該     形容- 言辭簡單而意思完備。     此處所列為「 言簡意賅 」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言簡意賅」原作「詞簡意備」,見於宋.張載《張子全書.卷六.義理》。張載,宋代著名的理學家,服膺《易》、《禮》、《中庸》、孔孟之學,世稱橫渠先生。《張子全書》是集結其所有著作的總稱。其〈義理〉一篇中說明:人只要清楚明白心中所要堅守的正道,就不會被典籍載記所迷惑,即使孔孟的言論有紛雜錯亂的地方,也可以很清楚的掌握其意旨,不必經過太多思索就能改動紛錯的言辭,並刪除冗雜的文字,使得文辭變得簡潔扼要而意思卻很完備。後來「言簡意賅」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詞簡意備」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言辭簡單而意思完備。     聖經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