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立比書、歌羅西書、腓立門書
保羅在羅馬軟禁時,同一時間寄出的書信,寄出後六年寫 最後一卷 提摩太後書。
1.腓立比書:
地點/腓立比_羅馬帝國殖民地。
人物:女商呂底亞,小女子鬼附,保羅西拉夜半歌聲禁卒全家得救。
2.歌羅西書:(給教會)
地點/富有商城。以巴弗建立的教會。腓立比派以巴弗去照顧保羅。保羅從沒去過歌羅西。
問題:信仰混雜,有五大迷信。保羅教導基本基督論。
3.腓立門書:(給個人)
地點/歌羅西城。保羅傳福音給了腓立門的逃跑的奴隸,阿尼西母,他寫信給腓立門希望他原諒。
摘要
1.聖潔之路(西3:1-17)
聖潔的本意是"與眾不同"。
聖潔的意思是"脫離世俗、肉體、魔鬼,與唯一聖潔的神聯合。
所以,聖潔有二層的意思,
一是脫離世俗、肉體、魔鬼,這不夠。
二是必須與神聯合,因為只祂是聖潔的。
聖潔還有非常積極的一面。
聖潔的第三層含義是:在選擇正義、拒絶犯罪這方面,我們還要進行長期的難苦的斗爭。
如何操作
脫離:惡人。
詩篇1;1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褺慢人的座位。
- 拒絶與惡人為伍的 三種情況。
1.從,我們的行事為人。
屬靈層面,我們是受引導的,我們跟從引導我們的人給我們指引行事為人。
2.站,指堅定立場,或公開支持一方。
3.坐,表示一個居所,或一種持續的狀態。
- 按不同程序,把惡人分為三類:
1.第一類惡人:惡人是不敬畏神的人。
即邪惡的人或心神不寧的人,或變幻無常的人。
2.第二類惡人:惡人是罪人。
即積極的,習慣性犯罪的人,這種惡人被罪行所綑綁。
3.第三類惡人:惡人是褻慢人。
即嘲笑奚落屬神的事和屬神之人的人。
同一主題:羅馬書1:28保羅說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不合理之事。
漸漸的,神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于是他們失去了作出正確判斷的能力。(失智"慧")
- 結論:人的靈性是由他的朋友決定。
箴言13章20節"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教會裏形成小圈子,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願我們是同一群,如瑪拉基書3章16-18節,願意我們都是敬畏耶和華,思念他名的人。
(啟示錄18章4節同一群人永恒的狀態)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