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恩培理牧師(英) 腓立比書、歌羅西書、腓立門書(保羅在羅馬軟禁時,同一時間寄出的書信)

腓立比書、歌羅西書、腓立門書

保羅在羅馬軟禁時,同一時間寄出的書信,寄出後六年寫 最後一卷 提摩太後書。

1.腓立比書:

地點/腓立比_羅馬帝國殖民地。

人物:女商呂底亞,小女子鬼附,保羅西拉夜半歌聲禁卒全家得救。

2.歌羅西書:(給教會)

地點/富有商城。以巴弗建立的教會。腓立比派以巴弗去照顧保羅。保羅從沒去過歌羅西。

問題:信仰混雜,有五大迷信。保羅教導基本基督論。

3.腓立門書:(給個人)

地點/歌羅西城。保羅傳福音給了腓立門的逃跑的奴隸,阿尼西母,他寫信給腓立門希望他原諒。

摘要

1.聖潔之路(西3:1-17)

聖潔的本意是"與眾不同"。

聖潔的意思是"脫離世俗、肉體、魔鬼,與唯一聖潔的神聯合。

所以,聖潔有二層的意思,

一是脫離世俗、肉體、魔鬼,這不夠。

二是必須與神聯合,因為只祂是聖潔的。

聖潔還有非常積極的一面。

聖潔的第三層含義是:在選擇正義、拒絶犯罪這方面,我們還要進行長期的難苦的斗爭。

如何操作

脫離:惡人。

詩篇1;1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褺慢人的座位。

  • 拒絶與惡人為伍的 三種情況。

1.從,我們的行事為人。

屬靈層面,我們是受引導的,我們跟從引導我們的人給我們指引行事為人。

2.站,指堅定立場,或公開支持一方。

3.坐,表示一個居所,或一種持續的狀態。

  • 按不同程序,把惡人分為三類:

1.第一類惡人:惡人是不敬畏神的人。

即邪惡的人或心神不寧的人,或變幻無常的人。

2.第二類惡人:惡人是罪人。

即積極的,習慣性犯罪的人,這種惡人被罪行所綑綁。

3.第三類惡人:惡人是褻慢人。

即嘲笑奚落屬神的事和屬神之人的人。

同一主題:羅馬書1:28保羅說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不合理之事。

漸漸的,神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于是他們失去了作出正確判斷的能力。(失智"慧")

  • 結論:人的靈性是由他的朋友決定。

箴言13章20節"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教會裏形成小圈子,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願我們是同一群,如瑪拉基書3章16-18節,願意我們都是敬畏耶和華,思念他名的人。

(啟示錄18章4節同一群人永恒的狀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生命教練課程 簡報整理

情緒面 1.基礎情緒覺察 快樂、悲傷、害怕、焦慮、憤怒、驚訝 2.ABC理論幫你轉念! 紓解壓力、放鬆心情 A-誘發事件 B-思考信念: 好思考 或 壞思考。 C-結果:好情緒和行為 或 壞的情緒和行為。 範例 A考試不及格 - B( 好思考 )失敗乃成功之母- 有點不開心但很快就好了 -C(結果) 努力尋找改善成績的方法 B( 壞思考 )失敗代表我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 情緒崩潰 -C(結果) 用酒精麻醉自己 3.A good question cannot be answered immediately. (面對生命的迷宮,人的發問) Where are you, Lord? (上帝在亞當迷失,神的發問)Where are you? 六、問題的種類與使用時機 (一)探索式提問 1.開放式問題 (我自己摘書)問什麼 如何 哪一個 誰 2.多角度探索問題 A背景原因 這個問題是 如何發生 的? 這件事 如何演變到這個地步 ? 你還有想到哪些因素 造成這個結果 ? B經歷探索 你 以前遇過 這樣的事嗎?當時發生了什麼? 以前這種事 帶給你何種影響? 你是 如何回應 當時的狀態? 從這些經歷和回應的方式 , 有沒有發現什麼 模式 或 類似的地方 ? C情緒性因素 在這個 轉變過程 你有什麼 情緒湧起 ? 你對 這個事件 的 感受如何 ? 回想這件事 你有哪些 心得 或 想到哪些情境 ? 你剛剛提到,這是 讓你很不舒服 ,要不要 多談一些 ? D他人的看法 你覺得 (重要關係人)怎麼看待 這件事? 你的同事/朋友/親友 如何看你的處境 /狀態/事件? 如果你是他 (她) 你會怎麼想 ? 你似乎最在乎這個人,你覺得 他會如何回應 這件事? E信息再探索 請 舉例 ,說明 你的想法 ? 你 如何解釋你的立場 ?對方又是 如何回應 ? 請你多談一下 事件的原因 ? 聽完這些資訊,你覺得 整個事件核心內容會是什麼 ? 我感覺, 你很在乎這件事 ,能多談一下 原因是什麼 ? F方向與展望 之前 有類似的經驗 嗎? 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 你是 如何回應的 ? 你覺得,事情會往 哪個方向發展 ? 你對這件事的 期待是什麼 ? 你想要 的 結果會是什麼 ? 最好的狀態會是什麼 ? 七避免提問的地雷區 避免指控性或是個人論斷性口語 避免使用責問、威逼、羞辱的強烈語氣 避免使用"為什麼"的字眼...

書 來自天堂法庭的判決

作者 韓若柏使徒 (Robert Henderson) 心得 年初台灣、香港辦了好多場特會,加上身邊友人提到試著以這個應許來代禱事奉,讓我好奇「天上法庭」。 「天上法庭」主要是強調「戰場」和「法庭」是不同的場域、功能不同,一般人禱告是在「戰場」是硬碰硬的爭戰,忽略必須先到「法庭」取得合法權利,有了合法授權,事情就解決了,甚至不用上「戰場」。 書中教導了「天上法庭」在聖經中相關經文,以及向中保耶穌禱告取得「合法權利」,結束敵對者的控告及阻擋,神的國臨到,禱告蒙應允。 摘要 1「天上法庭」的概念,參與的成員,以及運作的模式。 2「耶穌中保」,到耶穌面前認罪悔改,謙卑自己,耶穌是我們在法庭的辯護律師,取得「合法權利」。 3見證:個人見證(個人家庭財務),聖經例證(拉撒路復活,耶穌示範運用「天上法庭」的運作,神的國彰顯拉撒路死而復活)。 總結 「天上法庭」引導我們看見聖經這方面的真理 ,也進一步學習向耶穌中保禱告,堅強信心,禱告蒙應允。 重點章節 第十五章 將案件呈上天堂法庭 1.退下戰埸,先上法庭。 路18:1-8 弗6:12 2.呈上案件 場景:但7:10 提醒神:賽43:26-27 3與我們的控告者和解 啟12:10 呈上案件之後,路18:9-14 4.在法庭中發聲 確立主耶穌的寶血(認罪悔改) 有九種聲音(見證者的聲音) 過程中感覺有控告者抵擋,"單單"是指要趕快為任何被使用在法庭中擋阻我們事悔改。 (太5:25和對頭和解是指,我們"單單"為任何被使用在法庭中擋阻我們事悔改。) 5.承諾己罪 何14:1-2 約壹1:9 啟12:10-11(包括"承諾己罪"、"財物奉獻"都是聲音。) 6.拿到判決,開始清理戰場。 斥責、奉主耶穌的名斷開一切.....。 你會發現快速有果效。 原理經文: 西2:13-14 雅4:7 7作出判決。 從神的角度來看,我們是君王、祭司的角色。(啟1:6,5:10) 先以祭司代求,後君王作出判決。 以祭司的角色到神面前代求,取得合法權利,再由君王的角色宣...

書心得 恩膏 (奧夫艾克曼)

 作者是奧夫 艾克曼 2010出版是十年前的書了。  這本書的標頭是恩膏-定義恩膏是聖靈的彰顯。 所以恩膏不是聖靈本身,恩膏是聖靈的彰顯,也就是聖靈同在的象徵。 我突然想到一個例子,譬如說你要知道一個人沒有在家就看他們開燈,恩膏是你在房子外面看到那個燈,重點是那個人(聖靈)在不在家。  所以,奧夫強調必須依靠聖靈,不是倚靠恩膏,因為恩膏是聖靈的彰顯。 學到幾個重點:  1.信徒本身就有恩膏:有5種聖靈的彰顯。  我相信他是在講馬可福音16章15到16集 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 。所以信徒呢本身就有這些恩膏可以去做,信徒本身就可以說預言,在使徒行傳那邊講到,耶穌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他們兒的兒女要說預言...。 2.提到不同的恩膏有不同的運行,彰顯模式。 例如如果你是佈道家會看到權能和醫治,如果你是教師可能比較多的是教導,但是兩種恩膏都一樣是有能力的,沒有誰比較好誰比較不好,所以比較高或是比較低。 如果你要提升恩膏的具體是聖靈的彰顯,你可以透過與有恩膏的人在一起,觀察他們。  3.恩膏,不是聖靈本身,而是聖靈的彰顯。 4.別人的預言,只是印證神對你說的事。 神對你說的事,會在靈裡對你說,別人的預言只是應證耶穌向你說的,別人不會聽到上帝對你說的,因為那個是你的事,不是他的事。 所以,尋求印證,不可以強迫別人幫你應證,因為領受人是你,你必須負起信心的責任,去面對你說領受的,去面對聖靈對你說的話。 5.事奉的根基,並不是說預言的人說你是什麼。而是依靠耶穌基督,根據聖經神的話。 結論 我覺得我在他的書裡面,主要學習一件事情,恩膏不是聖靈,恩膏是聖靈的彰顯 。光是這個分別,其實就解決了不少的問題。 奧夫是使徒,恩膏是偏向"教師性",所以,是以教師的角度來看恩膏這事。 我覺得和先知性的角度有差異。 以上